首页 人民能量 正文

育中华英才,成生命气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

——访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铁芳教授

采访整理/郭伟  王方圆

育中华英才,成生命气象

一、道德重建的核心主题

尊敬的刘教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专访。自疫情发生以来,我们身边涌现出许多令人感动的“公众英雄”。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是生活中平凡的人,但平凡的他们却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我们应该怎样借助这些先进事例来引领社会风范呢?

刘铁芳:自武汉新型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每天都有各种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我举一个例子——护士陈阿香的故事,读完止不住潸然泪下。

“蕲春疫情警报拉响了:所有医护人员必须取消休假,立即赶回医院。阿香在大年三十晚上接到了归队电话之后,马上改火车票,初一上午带着不到一岁的孩子出发回湖北。没想到武汉封城,无奈之下,阿香只能在最靠近湖北的一站——河南新县——下车。她依靠导航,从河南新县包车送到安徽宿松,在安徽与湖北的交界安徽太湖县弥陀镇下车后,发现省界交通已经封闭,阿香就背着行李,一手抱着孩子开始了从弥陀到蕲春漕河长达80公里的步行归队旅程。”

她原本身在北京,完全可以有理由推脱,也不会有什么处罚。但她却在一个早已习惯于便利出行的时代中表现出无比的坚韧与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回到自己的岗位,担负起疫情来临之际一个普通护士的责任。她究竟因为什么?无非是两点:一是职责使然,二是关键时刻想要与平时的医院同事共度难关的生命信念。患难知交,疫情来临之际大家一起抗争,一起努力,不做危难之中无力的看客,无疑可以找到一种生命的归宿感与认同感。换言之,阿香一路历经艰辛,并不是为了向社会标榜自己多么伟大,而更多地只是为了无愧于一个护士的荣耀,为了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为了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良知,为了自我内心的充实与安宁。

这里无疑道出了今日中国社会道德重建的两大核心主题:一是个人责任的切实担当,二是家国认同与个体生命意义的建构。陆游诗“位卑未敢忘忧国”成为千年名句,其间的意蕴在此显现:忧国一是作为国家的一员而显明一种公民担当,二是作为个体生命的意义之源而显明一种人性诉求。换言之,忧国不仅是我们作为现代公民的需要,也是我们作为民族历史之一员的精神需要。当然,我们今日谈“位卑未敢忘忧国”乃是建立在人格平等的意义来谈,非关社会身份的高下。恰恰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个并无高位的普通中国人,以自己的勇气生动地阐释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时代意蕴,也给今日中国社会树立了一个卓越人格的榜样。

这意味着我们今天旨在立德树人的教育,需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立足于现代文明的需要,切实地提升个体的公共精神与公民品德,促进社会公共秩序的正义与良善,以及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自我实现;二是立足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需要,深度地培育个体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品性,促成社会的精神共契与个体依托于民族文化而获致的生命意义之丰盈。没有责任的情怀容易流于空洞而缺少力量,同样,缺少情怀的责任则容易流于狭隘而迷失方向。清明的责任意识与理性精神让我们切实地立足于个体的社会身份而找到我们进入公共生活的基本方式;深广的家国情怀则让我们紧紧地依恋着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和人民,让我们心中永怀一个不变的信念——“我爱你,中国!”

二、直面平庸:狭隘个人主义的困境

在疫情之中,有着各种感人的故事,但也存在着一些杂音。有的高学历、高收入的人却在渲染着各种与抗疫主旋律格格不入的不和谐。在这个问题上,您是怎么看的?

刘铁芳:整体上我们今天人们的知识素养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知识素养的提高并于人格质素的改善。这让我想起了鲁迅。他这样说道:“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用瞒和骗”,“然而倘以欺瞒的心,用欺瞒的嘴,则无论说A和O,或Y和Z,一样是虚假的”。个体人格根本性的质素没有确立起来,仅仅只是外表装饰的改变,是很难实现国民素质真正的提升的。在这个事件中,高知识的双方连起码的包容心都没有,知识素质发展的结果并不是心灵世界的同步提升。仔细分析,这其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知识到底指向什么?知识没有转化成我苏格拉底所言的“知识即美德”。伴随知识的增加心灵空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扩展,所谓的高素质却并代表心灵世界的卓越,而只是外在的华丽点缀。

什么是自由?真正的自由不是看别人而行事,自由的要义是由自己,是由自己的理性而不是由情欲。自由与高贵相关,自由教育真正指向的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个体人格的卓越。什么是精英?真正的精英,精神的贵族,正是基于心灵世界的高贵。在这个意义上,古典哲学教育、经典教育是相通,都是指向人格的卓越。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凭靠外在的、时尚的行为方式,一个拿着高尔夫球的人并不妨碍他是一个低劣的恶棍。我们需要警惕把对精英的理解庸俗化,离开了人格卓越来谈精英,轻易地滑向一种极端功利己主义的精英。

以外在标准为指向的所谓精英教育,恰恰可能会遮蔽心灵世界的卓越,使我们对真正的精英人格的追求晦蔽起来。我们要回到对精英教育理解的根本上来,回到对古典自由的理解,心灵的自由,理性的自由,而不是任性的自由。

鲁迅先生曾经悲观地说到:“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是,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什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什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人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 鲁迅的伟大在于后面一句,在于他对国民性的力透纸背、刻骨铭心的认识。鲁迅曾多次提高,希望后人把自己忘却,希望自己与黑暗一道逝去,他是希望中华民族走向自我更新的道路,把他所批判的国民性品格统统去掉,焕发新生,他期望自己能与黑暗一同远去。可以想见,有的人真正读懂了鲁迅内心深处的焦虑,读懂了他的良苦用心?

仔细思考,个人主义的人格姿态主要由以下几个来由:一是物质世界中的消费主义。今天的生活乃是以物质为中心,无所不在的视觉冲击,使得我们要么生活在对实物本身的占有之中,要么生活在对实物的想象性占有之中。传统的日常生活意识形态是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中心,今天,消费本身就成了日常生活中的政治,消费主义已经成了当下生活世界中的一种统治性的意识形态。二是心灵世界中的感性审美主义。这一点跟前面的以物质为中心的生活形态直接相关,物质消费直接与人的感官享乐相联系,深度的精神性的审美让位于即时性的感性审美主义。我们越来越多地沉醉其中、自然而然地跟着感觉走,把自我还原成一种享乐的动物性存在。三是价值世界中的享乐主义。失去了一种个人向无限世界开放的可能性,置身当下世界中的肉身快乐成为个人价值世界的依据,纵欲狂欢就成为基本的生存姿态。

物质世界中的消费主义、心灵世界中的感性审美主义和价值世界中的享乐主义,乃是当今时代狭隘个人主义的基本表现。我们越来越多地陷于个人的纵欲狂欢之中,个体存在的平庸化就成为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成为我们基本的时代境域。生活的世俗化与人格的平庸化互为表里,生活的世俗化是人格的平庸化的表达,生活的世俗化又加剧了人格的平庸化,平庸成了我们今天没有办法摆脱的基本境遇。我们被抛到这个世界之中,正如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一样,我们无法选择我们处身的时代。直面时代的平庸,乃是我们今天精神成人的起点。

三、以唐诗诵读培育少年气象

每年的4月23日都是世界读书日,阅读和教育密切相关,今年疫情居家的原因使得读书有了更多的意义。在您看来,阅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刘铁芳:我想从唐诗出发来和大家交流阅读对于孩子们的意义。阅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人活一辈子其实就是活一颗心,那每一个人的这颗心都需要被点亮,但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从没点亮过自己的心。一个人点亮自己的心,最重要的时候便是在年少时。所以,在年少时,怎样让孩子拥有一颗明亮的心,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如今,我们该如何来点亮孩子的心呢?毫无疑问,阅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但问题在于是不是只要读了就一定能够点亮孩子的心呢?就我个人理解而言,不是有了阅读就一定能点亮,除此之外,还要有好的阅读,更要有好的阅读方式。也就是说,我们要尽可能的选择一些适合孩子们的优秀读物。另外,我们要想把这些好的东西让孩子们感受到,那我们要能和孩子们一起去追寻这些好的东西,这样才能真正打开孩子的心灵。因为好的东西,孩子不一定能够发现,或者我们自己并不一定能够真的明白,所以,我们首先自己要能真正进入到唐诗的境界之中,这样才能和孩子们一起一点一点地融入唐诗的境界。

如果一个人年少的时候曾经被点燃,那他整个生命的世界就会不一样,他就会带着年少时那颗被点燃的心走进他的人生,他的人生就会更有希望。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我们重新来读唐诗,其实就是要以唐诗来打开我们的少年气象,打开我们少年的心灵,让我们少年的心灵一辈子都怀揣着唐诗所带给他心灵的美好而开启自己的生活。

为什么您要重提唐诗文化?

刘铁芳:近年来,我慢慢发现,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唐诗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常常被忽视的宝贵资源。我之所以会选择唐诗来作为孩子阅读的入门,并选择唐诗诵读来培育孩子的少年气象,原因之一就是对当前青少年身上不时表现出来的那种内在格局与视野缺失的深切感受。

整体上说来,如今的孩子视野比较狭窄,感觉到人生还未打开,我把它用三个词来概括就是——小视野、小情怀、小人格。所谓“小视野”,是指孩子在流行与时尚之中,视野不太开阔;所谓“小情怀”,是指我们的孩子可能更多的是处在个人的舒适与享乐之中,怎么吃得好,穿得好,没有打开一种向着世界的生命体验;所谓“小人格”,是指我们的孩子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面,他的人格气象不够博大和宏大,没有一种向着更高人格开放的姿态。在这里并不是说要让我们的孩子们年少时就能达到一种很高的人格,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孩子们在年少时是需要被激发、被引导到一种开放的人格姿态。

毫无疑问,唐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是最契合孩子的,而且是最能够给孩子们一种开阔气象的精神之源。我们知道汉唐盛世时期,社会的和平、繁荣和开放,使其文化也达到了开阔、兴盛和博大的文化景象。唐朝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遗留下来的诗歌有将近50,000首,这比西周到南北朝这段时间内所遗留下来的诗歌数目还要多两三倍以上,其中,李白和杜甫更是达到了中华诗歌的巅峰。

唐诗会有如此大的发展,这和当时的文化生命气象息息相关。唐朝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使其文化跟人民的生活很亲近,这就让唐诗具备了两大特点:其一,在当时并不是只有专门的作家诗人才写诗,而是各行各业的人,有闲情雅致的人都可以写诗,所以唐朝的和尚、道士、尼姑,乃至无名氏等有诗歌作品留下来。这使得除诗歌之外的散文、小说、诗词等文学体裁也在唐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其二,唐朝的诗人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指文化浸润上的开阔,也就是说这些人要想能安心读书,需要社会昌明、平和才行。行万里路,也就是说这些诗人并不是完全呆在家里的,他们是走过了很多的地方,亲近山水,交朋诗友,相互交流,这就带动了整个社会文化的繁荣,同时让诗人的诗情画意得到充分舒展。

基于此,我们今天在学习唐诗时有一个问题要非常注意并值得我们去思考,那就是——唐诗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气象?其实这种气象的根源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句话,对于我们今天孩子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读万卷书是打开思想的世界,行万里路是打开生命的世界,打开天地的世界,打开天地人世万物的世界。这两个方面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乃是缺一不可的,两者的结合让人生命宏阔,气象博大。

讲到这,我分享一个发生在唐朝的故事,是关乎唐朝文化发达中重要的两个诗人——李白和贺知章。贺知章作为前辈,有一次他碰到李白的时候,立马就夸赞他,特别是读到李白《蜀道难》,读完前几句,贺知章连酒杯都拿不稳了,全诗读罢,激动不已,夸赞李白“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当时的李白自西蜀到长安还是无名之辈,带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访贺知章,贺知章读罢,心头为之一震,所谓“谪仙人”就是从这个地方流传下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贺知章是发自内心地欣赏李白。

通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我们看到在那个时代就已经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欣赏,提携年轻人。另外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窥到整个唐朝开放开阔而包容的文化生态及文化气象,这一点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非常难得。所以,我们读唐诗时,一定要理解唐诗背后的生命趣味。也就是说,在这些唐诗的背后,所隐藏的是整个唐朝文化生命的气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欣赏、开放、博大、昌明的气象,即使是习惯于批判传统的鲁迅对唐代文化也不乏赞誉之词。

四、未来学校教育之畅想

最后,还请您谈谈未来我们需要在教育中注意哪些方面?

刘铁芳:个体成人离不开公共生活,今日学校教育需要着力打开青少年学生的公共生活视界,扩展青少年学生的公共认同与公民责任,历练公共参与的能力,培育公共生活的良好习惯,以此来激励、锻造个体公共精神与公民品格。今天我们的公共生活教育决不能仅仅是灌输对象化的公共知识,而是要从三个层面充分展开:其一,创造生命情感化育的空间,积极敞亮个体通向公共生活世界的窗口,引导个体在与更宽广他者的真实相遇中,保持开放的生命情感,把自我生命引向对他者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关怀;其二,培育清明的责任意识和理性精神。引导个体在对公共事件的观察和思考中历练公共认知,如鲁迅所言“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在自我与他者相关性意识的明敞中,提升公共责任;其三,引导青少年学生从身边开始,参与周遭公共生活,在实际公共生活历练中切实提升公共关怀与公共生活实践能力,在对公共价值的追寻与实践中感受到个体生命价值的扩展与提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今日学校教育需要着力打开公共生活的视界,切实地敞亮个体公共生活视域,就是要把公共生活作为历练个体人性的基本空间,让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成为个体人性发展的重要阶梯。


联想专项公益项目助力农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